| 西域长存东海情 浙江医疗援疆纪事-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医院 - 新疆兵团第一师医院
关注微信
您当前位置:新闻动态 >.betway >浏览文章

浙疆情·共圆梦 | 西域长存东海情 浙江医疗援疆纪事

发布时间:2019/7/19 18:54:21作者:浙江在线记者 南希 俞刘东来源:浙江援疆点击数(0)

探寻浙江第九批援疆足迹③

西域长存东海情 浙江医疗援疆纪事


编者按:钱江潮涌润天山,之江情暖塔里木。自2010年浙江对口支援关系从和田地区调整至阿克苏地区和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以来,已是第十个年头。风沙干旱相伴,烈日星辰相随,八千里路云和月,十载援疆尘与土。在浙江第九批援疆即将收官之际,浙江在线记者奔赴万里之外的新疆阿克苏地区和一师阿拉尔市,在天山南麓追寻浙江援疆的足迹,在塔里木河畔倾听浙阿相伴的动人故事。


浙江在线阿克苏7月17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南希 俞刘东)

image.png

从无到有从弱到强

浙江医疗援疆完善学科建设


  2019年6月30日,古丽布斯丹·亚森生下了一个可爱的宝宝。然而喜悦还没来得及持续多久,这个出生2天的新生儿出现黄疸数值居高不下的症状。7月1日,刚当上妈妈的古丽布斯丹·亚森连忙带着孩子从沙雅县人民医院转至第一师医院新生儿科进行救治。


  经第一师医院新生儿科检查,小宝宝被诊断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危险性)”(俗称“新生儿重度黄疸”),如不及时治疗,患儿后续将发展为脑瘫,严重的甚至会导致死亡。


  急!新生儿科主任、浙江援疆专家吴苔决定为其进行“换血治疗”,然而新的问题又来了——患儿血型为Rh阴性血,俗称“熊猫血”,第一师医院医护人员立即与阿克苏地区中心血站联系,与7月1日晚10时左右将“熊猫血”送达病房,迅速为小患儿进行换血。第二日一早,小患儿的胆红素值已降下来了,其他不良反应逐渐减弱。


image.png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医院新生儿科。浙江在线记者 俞刘东 摄


  若是再早几年,第一师医院可能无法拯救这个病危的孩子。直到2016年9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的帮助下,第一师医院才建立了新生儿科,有了新生儿病房和监护室。正是浙江医疗援疆队伍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的学科优势根植到边疆,实现了第一师医院新生儿科从无到有的历史性突破、从弱变强的跨越性发展,成为南疆最有影响力的新生儿科之一,开创了南疆新生儿救治的多个“第一”,新生儿死亡率由11.7‰下降至1.6‰。


  除了呵护柔软的小生命,第一师医院还以急诊救治闻名,当发生较严重车祸时,阿克苏市的交警往往会在第一时间把伤者送到第一师医院。经过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急诊科援疆团队的打造,如今,第一师医院急诊科响当当的牌子已经铸造,“要救命,到第一师医院”在受援地有口皆碑。几年下来,该院急诊抢救成功率由原来的80%上升到96%。


  浙江医疗援疆专家、第一师医院院长陈军告诉记者,浙江大学6家附属医院结合不同层次学科的发展现状及受援地的需求,集中优势力量,推动各学科发展。2016年以来,在浙江大学6家附属医院“组团式”持续帮扶下,第一师医院新生儿科、急诊科、泌尿外科、病理科、普外科、麻醉科、妇产科发展至全疆领先水平。


  杏林春暖,万里援疆唱响生命之歌。浙江在线记者了解到,仅仅2018年9月至2019年3月,来自浙江省卫健委系统7家医院和浙江大学6家附属医院的医疗队共接诊患者8656人,实施手术1534台次,主持抢救2494人次。第一师医院转诊率下降59%,手术量同比增长了12%。两家受援医院的对外影响力不断提升,医院美誉度、患者满意度和各族群众的获得感进一步增强。


编辑:admin1
关键字:共圆 西域 长存 东海 浙江 医疗 纪事
上一篇: 第一师医院病理精准诊断 免患者万里奔波之苦
下一篇:第一师医院举办优秀青年访谈会 畅谈奋斗青春最美丽
最新消息
便捷服务
最新信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