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知识】冬日补对一天,身体进步一整年
12月21日冬至节气,意味着进入数九天,迎来最寒冷的天气,也是养生的大好时机。
冬季尤其是冬至后,以寒冷天气为主,故进补偏于温热、补养阳气以抵御寒邪。在冬至这一天,人体内阳气蓬勃生发,最易吸收外来的营养,而发挥其滋补功效。可见,冬至前后人们开始进补是最好时间。
都说“药补不如食补”,下面让我们一起学习一下冬至如何养生。
1羊肉
冬至养生吃羊肉,北方不少地方有冬至吃狗肉和羊肉的习俗,南方冬至也喜欢拿羊肉来下火锅。
羊肉味甘性温,是冬至进补的重要食物之一。羊肉的热量高于牛肉,铁的含量高,对造血有显著功效。寒冬常吃羊肉可益气补虚,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御寒能力。
2八宝粥
冬至养生吃八宝粥,热腾腾的八宝粥很适合冬天饮食温热软的要求。
中医认为食粥可健脾温胃,且有一定的滋阴作用,正好对抗冬季干燥的特性。为发挥御寒作用,我们在煮粥的食材上可以选用偏温热或平和健脾胃的食物,如薏米、大枣、核桃、花生、鸡肉、羊肉、糯米、桂圆、山药、银耳等。
我们不妨发挥创造力,将这些食材搭配成美味的粥,例如:羊肉粥、鸡肉粥、糯米红枣粥、小米山药粥、银耳红枣大米粥等。
3饺子
冬至养生吃饺子,“冬至吃饺子不冻耳朵”是古代的一句古话。在现代,冬至吃饺子虽然是为了治冻耳朵,不过因为其面、菜、肉的合理搭配,使饺子成为了一种营养全面且易消化吸收的美食。
冬至吃饺子可以用羊肉、白菜、大葱、韭菜、萝卜等做馅,这些菜均偏温热性,对人体能起到一定的温阳作用。
4馄饨
冬至养生吃馄饨,馄饨原来是北方盛行的一种食物,但现在南方人们也喜欢冬至吃馄饨。
老北京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除了形态相似,冬食馄饨,有利于寒冷季节热能的储蓄。
5汤圆
冬至养生吃汤圆,汤圆有着“团圆”的意思。冬至吃汤圆,如今在全国都十分盛行。
做汤圆常用的材料,如糯米、芝麻、红豆等亦是温热性味,有较好的健脾作用。脾胃和健,饮食营养才会被身体吸收利用,提高机体的抗寒防病能力,最适合在冬天食用。
冬至时节过后,天气愈加寒冷。大家要开始注意饮食,特别是一些体寒的女性,除了注意穿着保暖之外,也要注意饮食。多吃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食物,提高自身能量来抵御风寒,快乐过冬。
另外,冬至进补需要遵循三大原则:
一、要有保温功能: 即多吃能增加热能供给,富含脂肪、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包括肉类、蛋类、鱼类及豆制品等。 二、要有御寒功能: 医学研究表明,人怕冷与其体内缺乏矿物质有关。因此,应注意补充矿物质。中国人一般以“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 三、要有防燥功能: 冬季气候干燥,人们常有鼻干、舌燥、皮肤干裂等症状,补充维生素B2和维生素C十分必要。维生素B2多存于动物的肝、蛋、乳中;维生素C主要存在于新鲜蔬菜和水果中。
各种冬季进补食谱不少,希望大家根据自身情况合理选择,不要盲目进补,以免欲速不达。
下一篇:关于征集2016年“难忘的一件事”及2017年“微心愿” 活动的通知
- 12-131【医共体动态】二团分院开展危重孕产妇
- 12-122第一师医院召开“6S”管理第三批推广
- 12-113【为“疆”来】肝癌位置刁钻!第一师医
- 11-294再添“国奖”丨第一师医院住培师资与学
- 11-275抗微生物宣传周丨增强抗微生物认识,第
- 11-276【医共体动态】屁屁好痛 竟然得了“肛
- 11-267【感谢有您】锦旗背后,是患者对第一师
- 11-228第一师医院:胸痛、卒中、创伤“三驾马
- 11-219再造“心”奇迹 | ECMO保驾,第
- 11-2010首批!师市级专职疾控监督员进驻第一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