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师医院利用“互联网+医疗” 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优质医疗服务
“罗主任好,我是一团医院的医生轩姗姗,坐在我边上的就是疑难患者,先向您介绍一下患者的病史,请罗主任给予明确诊断……”1月22日下午5时32分,在第一师医院医联体远程会诊中心,第一师医院内分泌风湿免疫科副主任李佐红刚刚结束对阿瓦提县人民医院和一团医院两名疑难病例的会诊后,心血管病科一病区主任罗仁又紧接着开始为十二团医院和一团医院的3例疑难患者进行远程会诊,利用“互联网+医疗”为基层医院指导和解决疑难患者看病难的问题。
“这位患者快步走50米就会出现心慌、胸闷,休息片刻就会得到缓解,这是典型的冠心病,查看你上传过来的心电图后,首先要排除患者血管是否存在问题,则需要进一步做血管造影后,才能明确诊断患者是否存在其他疾病……”罗仁主任对轩姗姗医生说道。
当日,第一师医院相关专家在先后为周边基层医院开展了6例疑难病例远程会诊的同时,医院神经内科还联系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的有关专家开展了远程会诊,为第一师医院的疑难患者指导了后续治疗意见。
目前,第一师医院充分利用浙大“组团式”援疆专家后方医院的优势,先后与浙大6家附属医院开通了“远程会诊”系统,并起着上通下连的枢纽作用,成立了“第一师医院医联体远程会诊中心”,先后为第一师16个团场医院及周边地区“医联体”单位免费配送安装了价值18万元的“纳里健康云平台”远程会诊小鱼设备,除此之外,还与喀什地区巴楚县人民医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人民医院、十四师皮山农场医院安装并开通了“远程会诊”系统,让各族群众在门口便可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
近年来,第一师医院“医联体”远程会诊中心发挥着“中心”和“桥梁”的作用,上可承接浙江大学6家附属医院,下可指导28家基层医院,对于第一师医院解决不了的基层医院疑难患者,还可快速联系浙江大学6家附属医院相关专家给予诊断和治疗指导。
与此同时,第一师医院“医联体”远程会诊中心还发挥着疑难和危重患者快速转诊和绿色通道作用。因基层医院医疗条件有限,在无法给予疑难患者采用精准药物,无法提供精准检查设备和医疗技术的情况下,第一师医院可进行指导转院过程中的救治事宜,并提前做好救治的准备工作,以及开通绿色通道,用最短的时间给予疑难患者及时的救治。
1月17日,第一师医院儿科就联系了浙大儿童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卢美萍,为一名四肢反复疼痛的12岁小患者进行了远程会诊,儿科根据卢美萍主任给予的明确诊断以及制定的详细治疗方案,经过对症治疗,目前患儿治疗效果良好。
第一师医院儿科主任陈哲说:“通过开展远程会诊,让边疆的各族疑难危重患儿不出家门便可享受到内地大医院的优质医疗服务,既减轻患儿的家庭负担,又及时为他们解除了病痛,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难得的学习机会,减轻了工作上的治疗压力,从而也大大降低了疑难危重患者转院的风险。
“互联网+医疗”是运用当代通信技术和信息技术,跨越空间进行诊疗的新型服务模式,它对于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高基层医疗水平、落实分级诊疗制度、方便城乡居民就医,用“远水解近渴”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一师医院在深入探讨基于互联网的医疗服务模式基础上,不断规范互联网诊疗行为,发挥远程医疗服务积极作用,提高医疗服务效率,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2018年全年共开展远程会诊331人次,最多一天可达10例,为南疆各族群众提供了全方位的医疗健康服务,有效缓解了边疆各族群众看病难的问题,为加速实现“健康中国”战略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下一篇:患者心跳骤停晕倒 第一师医院白衣战士争分夺秒抢救
- 12-131【医共体动态】二团分院开展危重孕产妇
- 12-122第一师医院召开“6S”管理第三批推广
- 12-113【为“疆”来】肝癌位置刁钻!第一师医
- 11-294再添“国奖”丨第一师医院住培师资与学
- 11-275抗微生物宣传周丨增强抗微生物认识,第
- 11-276【医共体动态】屁屁好痛 竟然得了“肛
- 11-267【感谢有您】锦旗背后,是患者对第一师
- 11-228第一师医院:胸痛、卒中、创伤“三驾马
- 11-219再造“心”奇迹 | ECMO保驾,第
- 11-2010首批!师市级专职疾控监督员进驻第一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