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重度黄疸生命垂危 第一师医院及时挽救生命
10月16日,出生仅4天就因黄疸超高,不得不紧急换血的“黄金宝宝”嘟嘟,在第一师医院新生儿科援疆专家吴苔主任和医护人员们的精心救治下,终于转危为安。这也是第一师医院完成的首例新生儿换血术。
10月9日,嘟嘟在巴楚县某医院出生,出生第3天,家人发现嘟嘟的小脸泛黄,不愿意吸奶,当天晚上症状加重,全身皮肤从眼睛到脚指头呈金黄色,且哭声小、吮吸无力,成了传说中的“黄金宝宝”。随之,嘟嘟的父亲陈先生赶紧将嘟嘟送至第一师医院救治。
嘟嘟收住到第一师医院新生儿科后,检查发现,其胆红素值高达32mg/dl,比普通黄疸患儿高了近3倍,诊断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危险性)”,俗称“新生儿重度黄疸”,病情危重,这引起了值班医生何芬的高度重视。“我从未见过这么严重的黄疸宝宝,当时已经是凌晨4点,情急之下,我便电话告知了吴苔老师,吴老师很快赶到科室,与我们一同抢救患儿。”何芬说。
为了保证嘟嘟能够得到及时的救治,新生儿科的医护团队立即组成了医护治疗小组,“要在短时间内降低胆红素,换血则是最好的治疗方法。”吴苔主任提议马上给患儿换血,于是,一场拯救新生命的“战斗”打响了。
经过一系列检查、评估,确定嘟嘟适合“换血治疗”。经过紧急采血、配血,建立两个外周静脉通路、一个桡动脉通路。同时于输血科协调,联系紧急配血,以最快速度配制红细胞悬液和血浆,对该患儿实施“换血疗法”,使其胆红素在较短的时间下降到一个安全的水平。
在换血的过程中,新生儿科医护人员齐上阵,根据孩子的血压和心率变化随时调整进血和出血的速度,一分一秒不敢懈怠,以确保换血过程中孩子的各项生命体征平稳。从凌晨7点35分直至9点05分,历经1个多小时,嘟嘟全身的血终于全部“交替”了一遍,共输血480毫升,(相当于该患儿全身血量的2倍),随即黄疸明显消退,吮吸逐渐有力,哭声也慢慢变大起来,体内胆红素的含量降到了18mg/dl以下,转危为安。
目前该患儿生命体征平稳,黄疸明显消退,患儿恢复状况良好,暂无其它后遗症出现。
吴苔主任说:“过高的胆红素对神经系统是有毒性的,若治疗不及时,侥幸存活者常留下后遗症,如眼球运动障碍、手足徐动、耳聋、牙釉质发育不良、癫痫、脑瘫、智力低下等,严重时甚至引起患儿死亡。”
“换血疗法”是新生儿科一项技术要求很高、风险较大的疗法,主要用于重症高胆红素血症的患儿,通过换血使体内胆红素得以清除,从而避免胆红素脑病的发生。换血过程表面看来并不复杂,只是一边将患儿体内的血液放出来,再一边将健康血液输进去。其实,里面蕴藏着巨大的风险,稍有不慎便会引发栓塞、心力衰竭、术后感染等并发症。而且传统的方法是一边抽血,一边输血,过程不连续,对循环血压很不利。
第一师医院新生儿科此次成功开展新生儿换血术,标志着第一师医院新生儿科在危重症患儿救治方面上了一个新台阶,也标志着阿克苏地区在完善新生儿危重症救治机制体系建设上迈出了重要步伐。
除换血疗法外,第一师医院新生儿科还将陆续开展无创高频通气治疗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PICC、还将建立母乳库等等。这些新技术的开展,造福了南疆各族新生患儿。
下一篇:患者送四面锦旗感谢第一师医院医护人员的救命之恩
- 12-131【医共体动态】二团分院开展危重孕产妇
- 12-122第一师医院召开“6S”管理第三批推广
- 12-113【为“疆”来】肝癌位置刁钻!第一师医
- 11-294再添“国奖”丨第一师医院住培师资与学
- 11-275抗微生物宣传周丨增强抗微生物认识,第
- 11-276【医共体动态】屁屁好痛 竟然得了“肛
- 11-267【感谢有您】锦旗背后,是患者对第一师
- 11-228第一师医院:胸痛、卒中、创伤“三驾马
- 11-219再造“心”奇迹 | ECMO保驾,第
- 11-2010首批!师市级专职疾控监督员进驻第一师